15 April 2014

仰韶文化

身前是老官台文化、李家村、磁山、菲李岗诸文化,公元前 3,000 年之后,这支文化在中原地区发展为庙底沟二期文化,处于黄河中游地区,年代约为公元前 5,000 ~ 3,000 年。

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渭、洛、汾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区。先发现遗址 1,000 多处,其中较大规模典型遗址 10 余处。

由于仰韶文化分布地域十分广阔,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文化面貌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举例 8 个类型:-

1)半坡类型

集中在渭水下游,南达汉水中上游,北及河套,东至豫西、晋南、西到陇东。为仰韶文化第一期,年代约公元前 5,000 – 4,000年。

(2) 史家类型

以陕西渭南史家遗址为代表,分布地区与半坡类型相同,为仰韶文化第二期,年代约为公元前 4,500 ~ 4,000 年。

(3) 庙底沟类型

因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而得名,分布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北到河套,南达江汉北部,西至洮河,东抵郑州附近,为仰韶文化第三期,年代约为公元前 4,000 ~ 3,600 年,是仰韶文化的鼎盛时期。

(4) 西王村类型

以陕西芮城西王村遗址的上层为代表,或称半坡晚期类型。它是由庙底沟类型晚期发展起来的一支地方文化共同体。主要分布在关中渭水流域、陕北、晋南和豫西。为仰韶文化第四期,年代约为公元前 3,600 ~ 3,000 年。

(5) 秦王寨类型

或称大河村类型,因发现于河南秦王寨而得名,以郑州大河村遗址的内涵最为丰富,是继庙底沟发展而来的一个地方类型。主要分布在河南省黄河以南,东起郑州,南到汝河河谷平原及丘陵地带。也属于仰韶文化第四期,年代约为公元前 3,600 ~ 3,000 年。

(6) 后冈类型

以河南安阳后岗遗址下层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属于仰韶文化第二期,年代约为公元前 4,500 ~ 4,000 年。

(7) 大司空村类型
分布范围与后冈类型相同,主要集中在豫北和冀南漳河流域。为仰韶文化第四期,年代约为公元前 3,600 ~ 3,000 年。

(8) 下王岗类型

以河南淅江川下下王岗遗址早一、二期遗存为代表,分布于江汉流域北部及唐河、白河流域一带,是仰韶文早期阶段最南的一个地方类型。

从以上的划分来看,8 个仰韶文化地方类型分别分布在 4 个主要地区,其中半坡类型、史家类型、西王村类型主要分布在关中晋南豫西地区;秦王寨类型 (大河村类型) 主要分布在豫中地区 (庙底沟类型在以上两个地方也有分布);后岗类型和大司空村类型主要分布在豫北冀南地区;下王岗类型则是仰韶文化在豫西南鄂西北的一个地方类型。

从各个类型所处时期看,仰韶可分为 4 期:
公元前 5,000 ~ 4,500 年的第一期;
公元前 4,500 ~ 4,000 年的第二期;
公元前 4,000 ~ 3,500 年的第三期;
公元前 3,500 ~ 3,000 年的第四期。

仰韶文化的主要陶器有:盆、钵、平底碗、小口尖底瓶、细颈壶、斜沿罐、深腹瓮等,还有少量的釜、灶、鼎类器物。多在彩陶外围上部用黑彩绘出几何图案、植物和动物花纹;夹沙陶则普遍为拍印绳纹。早期处于手制阶段,稍后有使用慢轮修正口沿部分。彩陶成为这文化最有成就、最具特色的原始艺术。

早期半坡类型的典型陶器有直口弧壁圜底或平地钵、卷唇斜弧腹或折腹圜底盆、平唇浅腹平底盆、直口尖底瓶、蒜头细颈壶、 陊口鼓腹平底罐、小口细颈大腹壶、短唇敛口斜直纹或鼓腹小平底瓮等。纹饰主要有绳纹、线纹、弦纹、锥刺纹、指甲纹和彩纹等。动物纹有鱼、鹿(或羊)、蛙、人面,少量植物纹,以直线、横条、三角、波折纹等组成几何花纹图案。

中期的史家类型陶器特征与半坡大体相同,只是彩纹中增加了弧线、圆点构成的图案花纹和鸟鱼合成的动物图像。

庙底沟类型有进一步发展,达到了仰韶文化彩陶艺术的最高峰。常见的陶器有曲腹盆和碗、双唇小口尖底或平底瓶、宽肩小平底瓮、大口缸、折肩浅腹圜底釜、灶、盆形甑、釜形鼎等。饰纹有绳纹、线纹、划纹、附加堆纹以及彩纹,多为红底黑花,还出现了少量白衣彩陶、多彩纹饰。构图以图案为主,主要是以圆点、钩叶、弧边三角及曲线组成的带状纹饰、还有垂幛、豆荚、花瓣、网格等纹饰,这些图案以二方连续的装饰方法构成整装组花纹,环绕器壁。也有少量鱼纹、蛙纹、鸟纹存在。

豫中仰韶文化第四期的秦王寨(大河村)类型的彩陶也很有特色。临汝阎村出土了鹳鸟衔鱼图。

出现在彩陶上的花纹分为象生性花纹和图案性花纹。象生性花纹包括人面纹、鱼纹、蛙纹、鸟纹、鹿纹等动物纹饰和各种植物性花纹,这些花纹中的一些很可能与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

聚落和建筑遗址

仰韶文化已发现三处布局清楚、保留较为完整的聚落遗址,分为居住区、烧窑场和墓地三部分。有发现居住区内同一时期的房子 100 多座、分为 5 个居住群落,都环绕着一个面积较大的中心广场。每个群落有一个大房子,附近围以 10 多座或 20 多座中、小型房子,周围还有许多窑穴和儿童瓮棺葬。所有房门朝向广场。东、南、北三面都有壕沟围绕。沟外有三个公共墓地,也有窑场。

仰韶文化的房屋房基有圆形和方形,分大中小三种,有地穴、半地穴式和地面式三类,晚期还出现了方形地面连间式的房子。圆形房子周围有密集壁柱,室内有 2 – 6 根主柱支撑屋顶。方形房屋与圆形房屋机构大体相同。

仰韶文化的粮食主要为。在分布较南的遗址如下王岗发现有稻谷痕迹,当时还种植蔬菜。半坡 38 号房子一个小罐装满了碳化的白菜和芥菜的菜子。

这个时期的农业处于原始的锄耕阶段,农具多为模具和石器。仰韶的家畜饲养不太发达,能确认的只有猪和狗两种。采集和渔猎占很大比重。秦子、栗子、松子等果实和水中的螺蛳以及一些植物的块根等都是采集对象。斑鹿、水鹿、竹鼠、野兔、獾、羚羊、雕等是主要猎物。

大多数学者认为其早、中期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晚期则向父系氏族公社转变;也有少数学者认为这个仰韶文化都属于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摘自: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


彩陶 -- 仰韶文化的代表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