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崧泽文化 (约 4,900 ~ 5,800 年前)
上海文化的源头,要到 6,000 年前悠悠岁月中去寻找。大约在 6,000 年前现今上海地区的西部已经在海进海退的过程中渐次成大陆,形成了一条古海岸线 - - 冈身。这条冈身边元北起今江苏的太仓、嘉定的娄塘、经过嘉定城中、南翔、上海县的马桥,南抵奉贤的柘林一线。在这条冈身以西先后发现距今 6,000 – 4,000 年左右的人类文化遗址十多处,其中青浦县崧泽村发现的崧泽遗址,时间跨度长,底层叠压关系清楚,出土文物丰富,可谓研究上海人和山海文化的最早又最典型的权威性遗址。
距今 7,000 ~ 6,000 年的浙江马家浜文化与上海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以青浦县崧泽遗址命名的崧泽文化则是上承马家滨文化,下续良渚文化的一种具有明显地方特征的独立文化。
崧泽文化可分三期。就墓葬看来,初期有外来特征,墓葬人头多朝北,与马家浜类型相似;到了中晚期,墓葬的头像都朝南了,显示已经本土化了,而且晚期又明显反映出向良渚文化演进的趋势。
上海文化的起源不只是受马家浜文化 – 松泽文化 – 良渚文化一脉相承的影响,也与宁绍河姆渡文化及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有渊源。河姆渡文化出土的镂空装饰、杯、壶、石锛等器物,以及仰身直肢葬、地面建筑居住形式、陶器质料、烧制温度等,都与崧泽遗址中层和也属松泽文化的邱城遗址中层所见相同。尤其在河姆渡宁绍平原遗址发现一死者头部倒扣一只带有神秘图案的陶豆,其图像与崧泽遗址中层盘形豆所刻图像接近,而且也和草鞋山、圩墩等地方用红陶倒扣人头部的葬俗相同。另外,崧泽遗址、草鞋山遗址都有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接近的圆点弧形三角纹白衣黑彩陶片发现,这些考古发现显得上海文化的起源并不那么单一。上海本土最早的崧泽文化是受到了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以及黄河流域文化传播的影响,综合上海的特点,形成了上海地区本土文化的起源。
因此可说上海人的祖先在早距今 6,000 年前就在上海定居,其“居民点” 就是松泽遗址所在地 - - 崧泽村。 或者说,现今青浦区的松泽村就是上海人的故乡及“摇篮”。
在崧泽遗址下层 (马家浜晚期)发现了碳化水稻粒,在松泽文化遗址中亦发现人工培植稻,也发现用稻草和稻壳为混合材料制作出来的陶器,还发现了淘米使用的陶澄滤器。
他们用树干、芦苇、茅草等材料造屋,定居并开始了在上海的垦荒生活。他们兼营捕鱼狩猎。人民用兽骨、石片磨成尖器,然后绑在木杆或竹竿上制成鱼叉。在遗址中也发现网坠等于渔业有关的工具和狩猎工具。遗址出现大量梅花鹿、四不像、水懒、獐、鱼、龟等骨骸。上海人也饲养狗和猪。
陶器中以鼎、豆、罐、壶的组合和独特造型,标志着崧泽文化有别于其他类型的一个独立文化阶段。炊器中的釜配合箅一起使用,反映了食物加工水平的提升。而最常用的炊器是鼎。
在长江流域的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不少有鸟类形象的实物,鸟渐渐演变成凤,先民以凤作为图腾流行,距今约 5,000 年。
根据专家考究,龙最初是黄河流域的崇拜物,凤则是长江流域的崇拜物。长江下游的上海人在原始时代也崇拜凤鸟。凤鸟起初比较像一般的鸟,但又比一般的鸟华丽,有点像后来的凤。在上海的马桥、亭林、福泉山等遗址,几乎都发现了刻画在陶器上的凤鸟图案。福泉山的一件玉琮上甚至刻有 16 只展翅欲飞的凤鸟。流行在全国青铜器的铭文在长江下游地区多以细长秀丽的 “鸟篆”形体出现,可见凤鸟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非常高。即使以龙为标志的中原地区作为中国的统治中心的时代,凤图像仍是长江下游地区的主要象征物。在中原地区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了长江下游良渚文化时期玉雕刻图案的影响。
上海史前时期的玉器非常精美发达。有宗教祭祀的壁、琮;有用玉珠、玉锥、玉管、玉环等串联而成的项链,这中玉项链,在福泉山发现了三串。玉带钩是中国服饰用具,史书记载它最早出现于商周,可是在福山泉一墓葬的人骨下腹部就发现了一件,反映了上海人的服饰在 4,000 年前就已经趋向复杂化。
摘自:《中国古代文明起源》
炊器 - 箅
炊器
服饰 - 玉带钩
崧泽遗址出土的一件刻有复杂饰纹的陶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