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February 2014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中国东南海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系列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距今约 5,200 ~ 4,000 年左右,是从崧泽文化(源自河姆渡文化) 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人们曾一度以为它是龙山遗址的一个分支,将其称为 “浙江龙山文化”,这是因为良渚文化黑陶特征以及鼎、豆、杯等与龙山文化的存在一定相似度。龙山黑陶大多表里一致、为平底器、薄胎素面,良渚黑陶则是外黑胎灰,器底常带圈足、器壁较厚,多有纹饰。龙山鼎多有鬼脸造型,良渚多为扁形、T 形。“浙江龙山文化”最终于 1959 年改名为“良渚文化”。

良渚人过着农业定居生活,以采集狩猎和饲养家畜为辅。他们在沼泽的边缘开发水田,用石犁耕种,石犁在崧泽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他们也发明了耜田器来除草、也发明了用来挖沟开渠的破土器、用石镰收割、用半月形穿孔石刀摘取稻穗、用木杵和陶/石舀对稻谷加工、用河道的污泥混合水草发酵后作为肥料。

胡瓜、甜瓜、泡瓜、菱角、花生、蚕豆、竹笋、蕨菜都是良渚人喜欢种植和采集的蔬菜,他们也爱鱼、蟹、龟、蚌等水产。饲养的家畜有:猪、狗、牛、鸡,捕捉的猎物有:鹿、獐等。多余的粮食和梅、枣等水果拿来酿酒,遗址也出土构成一组的酒器。

陶系有夹沙陶和泥陶两种,已懂得快轮制陶技术。夹沙陶以红陶和灰陶为主,泥陶以黑皮陶为代表。黑皮陶外表黑并打磨光亮,内胎为灰色,有“良渚黑陶”的美称。有学者认为良渚文化起源比龙山文化早,红山文化受到良渚文化影响。

良渚人的竹编物包括篮、簸箕、箩、门扉、席子等生活用品,制造的竹篾多数经过抛光、均匀细薄‘可编人字形、梅花等图案。木制物以浆为多,证明已使用舟。另外也发现加工制作的木井圈、木盆、木杵等。

浙江有丝绸之府的美名,其历史可追溯到 5,000 年前的良渚时代,这里出土了先进的纺织工具,并发现了蚕丝和早期的纺织品,草鞋山和钱山漾出土的布料密度在显微镜观察下为 134 /吋,纬密度是 122 /吋,纺织技术极高。

浙江出土的木屐证明证明良渚人已经懂得更好保护双脚。吴越地区的木屐可能也是源自于良渚文化,美女西施穿起木屐走路时发出滴答的清脆声响是春秋有载的佳话。

玉被视为美好与圣洁的象征。玉敛葬在许多良渚遗址都有发现,单单是在反山遗址的一处墓葬,就出土了 3,200 多件玉器,品种丰富,制作精美。

良渚玉器按照用途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礼器,另一种是装饰用品。前者包括琮、壁、钺,后者有珠、玦、环等。不少玉器刻有 “神人兽面纹”,这可能是良渚人所崇拜的神。

良渚遗址中的另一特色是土台的建造。土台有三种用途:墓地、基址、祭坛。

反山遗址墓地呈品字形,证明墓地经过设计,不是随便排列,陪葬物证明贫富分化,贵贱之分已很明显。

莫角山遗址有一处高台,发现的木柱直径一般为有 0.5 米,有的达到 0.9 米,估计遗址可能是一座神庙或宫殿。

祭坛是用土石营筑的高台,在瑶山、汇观山等遗址中有发现。祭坛强调内外色差,增添了祭祀场所的神秘色彩。这种祭台建筑风格给后世祭坛设计带来很多启发和影响。

良渚文化无疑是中国史前文化的一多奇葩,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它如何嘎然而止。太湖地区在良渚文化以后的近千年内,都没有发现任何可以与之相比的文化遗存。良渚文化到哪里去了?它为何消失了呢?目前主要有两种看法。

外因论:

(一)气候恶化阻碍了良渚文化的发展,甚至造成衰败与灭亡。大约在 4,500 ~ 5,000 年前,中国境内出现了一次冰川期。

(二)洪水冲毁了良渚人的家园。距今约 4,000 年前,太湖地区及淮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淹没了周遭地区,良渚文化遭受严重打击并毁灭。良渚文化在这个时期形成一层 50 厘米厚的淤泥层可当证明。

外因论:

1. 社会组织化程度高,以宗教为指导;
2. 大量人员从事玉器制作,是为非劳动生产性的劳动指出,给社会带来极大浪费;
3. 生活风气崇尚于享乐。

当良渚人沉迷于玉器文化之时,北方已经进入青铜文化发展期,玉器文化属于时期时代,其生产力发展水平无法与铜石并用相比。当龙山文化向包括南方在内的周边文化地区扩展时,良渚文化受到极大冲击,着重于精神生活的玉文化难以抗拒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青铜文化,于是走向衰落,被吸收融入中原文化之中。

也有学者认为,良渚文化已经进入阶级对立阶段,社会上层为了敛财,对内集权,对外掠夺,导致内外受敌,战争频发,墓葬出现大量象征军事权利的石钺和玉钺是有力证明。战争给社会带来创伤,必然导致文明的衰弱。

另外一个争议是良渚文化是否已经进入文明社会。

(一)门外论:不能说它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因为:-

1. 良渚遗址不属于城址类型
2. 符号缺乏记事功能,不能作为文字对待
3. 未发现金属器的痕迹

(二)门槛论:正站在文明的门槛上

1. 莫角山遗址有礼制性
2. 反山、瑶山等玉器类型与人面兽纹具有高度一致性,说明有一定的控制范围与统治中心。

() 门内论:已经进入文明时代

1. 水稻栽培、丝织、玉制水平是形成后来中华文明的重要因素,其宗教信仰与河姆渡、马家滨一脉相承。

2. 已有文字,是殷墟甲骨文的渊源之一

3. 出现了政教合一的王权和早期国家,因此东方文明之光首先出现在长江下游,良渚文化已经首先进入文明时代。

4. 中华文化一直有礼乐文明之称,良渚文化中前期社会中的礼制已到达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因此可以说良渚文化在中前期,也就是距离现在 5,000 年前后,中华文明已经诞生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

5. 莫角山文化聚落群已经形成 ‘都’、‘邑’、‘聚’的金字塔等级结构,反映了私有制、阶级和公共权力诸国家社会性质特征的存在,绝不是氏族社会的现象而已,莫角山已经是个古国,良渚文化已经进入文明时代。

以上争论主要出自两个原因:一是对于文明的标志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文字,有人认为是礼制;二是对遗址和遗物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解释。

其实良渚文化有没有进入文明社会只是一个定性问题,不论我们如何界定,各处良渚文化遗址展现出高度发达的文化业绩是客观存在的。作为长江下游一处耀眼的史前文化,良渚无论是在物质领域还是精神领域,都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摘自:《中国古代文明起源》


黑陶杯

圈足小碗

陶盉,白色部分为缺失及修补部分。

贯耳壶










过滤器

过滤器


彩绘陶片



猪首陶片

石刀

石刀



木件

 木件
藤编织物

漆器

玉石管串

玉饰物

玉镯子

玉镯子

人神兽纹玉冠

变形鸟体玉牌饰

兽面纹玉冠

玉匕

玉纺轮

玉鸟

玉鱼

三叉形器

玉琮

玉琮

玉鱼、玉龟、玉蝉

27 February 2014

河姆渡文化

偶然见天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位于浙江东四明山脉与慈溪南部山地之间的河谷地带,它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中华文明单一起源论,导致了对中国史前史的修正,以及对华东、华北两个共存文化的承认。论证河姆渡文化与台湾乃至整个环太平洋区域史前文明的内在关联,可谓灼见纷呈。

河姆渡遗址蕴藏了四个代表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层,为距今约 5300 ~ 7000 年前的考古文化。河姆渡遗址共有 4 个文化层,专家把第一层和第二文化层分别归类为马家滨文化松泽类型和马家滨文化,第三层是河姆渡文化向马家滨文化的过度类型,四个文化层是河姆渡文化的四个文化期,它们是一脉相承的。

史前姚江流域地理与生态环境优越,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生长着茂密的亚热带常绿叶阔叶林,为河姆渡人提供了丰富的采集、狩猎资源,也有利于稻作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史前时期的河姆渡稻作农业是以籼稻为主的籼粳混合经济,有人工栽培稻的杂合群体,填补了有粳无籼的历史空白。

利用物候方法掌握春华秋实、寒来暑往的节气转换规律,确定了节气,适时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

先民用木铲及鹤嘴锄翻地,鹿及水牛肩胛骨加工的骨耜也出土了 176 件,还有平整水田使用的牛鼻形孔木器,可能已经使用牛踏田的整田方式,表明已经舍弃刀耕火种的落后农耕方式,进入了耜耕农业熟荒耕作阶段。此时,也已经使用水井。

采集、狩猎、捕捞、饲养家畜也是主要生产方式。出土了 330 件形制不一,用于捕鱼的骨镞,挖掘到木匠,估计先民已经使用木船从事捕鱼活动,也发明了和使用了船上煮饭器具陶灶。

河姆渡先民已经能根据石料的不同质地及用途,熟练的应用打磨、磨砺、线切割、钻孔、刻画等技术加工石器,不过石器所占比例很小,只有骨器的九份之二,而且制作粗糙。食余的动物骨头为骨器加工提供了丰富原料,从而压制了石器的发展和广泛使用。

销钉的发明有效增加房屋的牢固程度,当时已经有了先进的榫卯技术,不过由于使用的原始工具让加工不太方便,因此在大多时候仍然使用绑扎固定的建筑工艺。杆栏式房屋有效避免住户与潮湿地面接触而导致健康问题,也具有防止蛇、虫、野兽的侵害。它也促成了穿斗式建筑结构的产生,并直接启示了楼阁的发明,最终导致楼阁和二层楼房的形成。

经过两次挖掘,类似杆栏式单体建筑所见有 7 栋,是以遗址西南小山为中心呈扇形排列,继承了早期聚落以房屋围绕中心广场的设计。

河姆渡也被视为中国服装的发源地,遗址中出土了保存完好的成套纺纱、纺织及缝纫工具。先民也以芦苇编制苇席,主要用于铺盖房子和分隔居住面,也有用作卧席。

陶器、炊器为手工操作物,胎质粗厚疏松,种类不丰富,不过也包括有盆、鼎、罐、釜、钵、盘、鬶等平底或圜底器;夹炭黑陶也具地方特色,是绢云母质粘土参杂碳化植物茎叶或谷壳烧制而成。后期的陶器出现了矩形、椭圆形、六角形、十八角形等不规则造型,更饰以花纹及图案,如绳纹、几何纹、弦纹、波浪纹、锯齿纹、圆圈纹、谷粒纹、稻穗纹、禾叶纹、北齿纹,体现了地方色彩。大部分图案与生活有关系密切,简单、忠实模仿周围动植物,充分反映农业生产对河姆渡先民审美情趣的深刻影响。

此外,还出土了以猪、狗、牛、羊等家畜为主要题材的陶塑、雕刻作品,数量不多,手工粗糙,无使用价值,是为原始的艺术创作。木碗与木筒的髹漆饰,是自然漆被首次使用的实例。

还发现了璜、玦、管、坠、珠、环等玉制饰品, 和少量图案精美的彩绘陶片、为数众多的乐器,如:骨哨、骨埙、木筒等,‘双鸟朝阳“象牙雕更是河姆渡先民的艺术精品,是崇拜鸟为图腾的体现。

这种双鸟并且中间刻有太阳,或与生育崇拜、图腾崇拜(鸟生)、太阳崇拜有关,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是沼泽水中的涡旋描摹,无关太阳崇拜,是河姆渡人观察鸟,对鸟的繁殖之感悟。双鸟,尤其是连体双鸟图腾,不仅是古越人感悟“双鸟创世”与祈求时和年丰的有力佐证,而且也是中华和合文化的原始雏形。

河姆渡先民从太阳周而复始的运行中直觉出东南西北的地理方位意识,也总结出春分、秋分等时节概念,制定了原始历法。

河姆渡先民对 20 以内的数目有明确概念,而且也可能已经有了 3040 等两位数的 ,甚至已懂得三位数的概念。

从樟叶的驱蚊、止痒、散毒、消肿、防蛀功能,及今仍流传于宁波民间的土方,推知樟叶之于河姆渡先民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的意义。

河姆渡的衰落与去向

环境改变、沼泽化、遭遇两次特大洪灾袭击等种种因素导致河姆渡文化于距今约 5,000 年前后开始衰落。尤其是第二次洪灾,不仅淹没了河姆渡人的家园,而且在河姆渡遗址与四明山之间的 “工”字形高地的地理面貌也有所改变,原本北排的姚江改道东泄,从此咸潮一日两次逆江而上,导致耕地盐化,导致稻产失收,最终延绵 2 千年的河姆渡文化销声匿迹于姚江平原。

当今学者对河姆渡先民的去向说法不一。邵九华认为姚江改道、稻米欠收,河姆渡先民不得不放弃这块他们生活了 2 千年的土地远走他乡;赵晓波认为先民并没有外迁,灾害过后河姆渡人还是在原地留下来了;而石兴邦的观点更符合实际情况。既:1. 继续留在河姆渡遗址附近,最后融入马家滨文化,2. 向西南发展,3. 向海洋和附近岛屿开拓。

最近,石先生撰文指出:『好川文化』的发现,为以河姆渡马家滨文化传统为依托的百越先民,在原始时代向南和向海洋的发展和分流提供了论证。

我们认为河姆渡先民在洪灾中并未全体覆没,也没有在河姆渡文化衰落后全体离开姚江流域,不过确有部分先民由于生产压力而被迫选择南迁,甚至渡海而去。去年《人民日报》就报导在浙江仙居山间平原和温州楠溪江下游发现河姆渡文化晚期的消息,台湾的考古学家也在大岔坑、圆山等遗址中发现了与河姆渡文化类似的陶器。此外,以河姆渡及其后续为代表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文化的若干因素,也可能影响到史前日本。如绳纹时代的玉玦、漆器,以及稻作的萌芽,还有杆栏式建筑,都可在长江下游找到渊源关系。

摘自:《中国古代文明起源》


谷粒

樟叶

苇席

带榫木块

骨镰

骨耜

象牙雕刻- 鸟形匕

象牙雕- 鸟形匕

骨哨

象牙盖- 帽形器

陶釜

陶缸

陶盂

陶盂

陶制纺轮

陶盖

陶塑像-人首

陶猪

陶塑像-鸟

彩绘陶碎片

陶豆

陶豆

陶簋

陶杯

陶甑 (蒸食物的厨具)

髹漆筒

 陶盉(酒器)

木浆

象牙雕 - 双鸟朝阳


髹漆木碗

陶鼎

埙 (乐器)